維基百科 + 金錢 = Mahalo
創意、協作、集體智慧、可訪問性、參與性,是Web 2.0的一些特徵。然而,2.0 的致命弱點是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。由於傳統廣告模式在線上領域收效甚微,這一點對於任何線上企業來說都是關鍵。
因此,Mahalo誕生了,它是一個類似於著名的維基 新加坡數據 百科的項目,但其商業模式是用戶為網站貢獻的內容獲得報酬。
馬哈洛
Mahalo 執行長Jason Calacanis解釋了這個流程:
–註冊 Mahalo 使用者將能夠「認領」網站上的頁面。例如,如果一個人是貝蒂娃娃 (Betty Boop) 瑣事方面的專家,那麼就可以擁有貝蒂娃娃 (Betty Boop) 頁面。然後,人們也將負責維護內容,使其保持最新且相關。作為交換,該頁面產生的廣告收入的一半會被收取(Mahalo 使用 Google AdSense)。
– 這意味著Mahalo 用戶不僅會創建內容,還可以在 Twitter、Facebook 等社交網路上對內容進行自己的行銷。此外,還可以在另一個頁面上嵌入 Mahalo 主題小工具。 Calacanis 將為用戶展示這些小部件支付少量費用,但他們的真正目標是增加 Mahalo 主網站的流量。
–這些頁面僅分配給註冊用戶,用戶可以聲明的頁面數量將取決於他們透過「腰帶」達到的級別。 (例如,白帶只能要求兩頁)。如果擁有某個頁面的使用者沒有維護該頁面,系統可以將其刪除並將其放在「公告板」上,其他使用者可以使用它。
目前,人們對這些好處的看法存在分歧。這種模式還太年輕,人們普遍覺得花很少的錢投入大量的時間。也許 Mahalo 永遠不會成為 Google 或維基百科。但這並不需要如此。擁有一群忠實的用戶編輯他們最受歡迎的頁面,再加上 Mahalo 團隊和用戶領導的成功的 SEO,該服務應該能夠自我維持。
您認為所提出的模型能夠成功嗎?您會認領並管理主題頁面以透過其內容獲得收入嗎?
頁:
[1]